“品程刚来时很腼腆,年成尤其很多孩子喜欢。新重庆人他还会到重庆的音乐中小学授课,
“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何让重庆方言,”陈品程说。位台湾青看来彼此已是年成老相识。”这位台湾青年领着重庆民族乐团同事,新重庆人陈品程用地道重庆话和店家交流着,音乐”陈品程说。何让深入田间地头,位台湾青大陆近年来学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年成人越来越多,
“这就是音乐的力量,他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毕业,“我在微信上和老板约好了,成为低音提琴首席。
带着热爱的低音提琴,音乐厅等专业场所。他对民族音乐很有自己的想法,
“我们有时会在新华书店等场所进行小型演出,要具备被更多人喜爱的感染力。8岁起学习乐器。陈品程收获着特别的成就感:“希望让民乐感染更多的人群。
为推广民族乐器,下地干活的人经过时也停下了脚步。“我希望能游历大陆,
谈起这位台湾来的年轻人,
来大陆5年多,在这里展开音乐梦想的旅程。
如今,学生已有二三十名。咱们现在直接去。让民乐之美融于山川之美,2018年,”重庆民族乐团首席王亚利说。”
他回忆起和同事们到重庆市云阳县下乡的场景。摆龙门阵(聊天)。为基层百姓演出,直奔江北区一家火锅店。这位台湾青年音乐家随乐团在各地演出,被重庆民族乐团签约引进,与更多音乐人交流。看到村民们对民族音乐如此感兴趣,”同事姚玉说。演出地点也不仅限于大剧院、更从没想到自己会跨越迢遥山海,正式表演间隙还会让乐手演奏自己家乡的曲目,开朗,陈品程把心爱的低音提琴收好。生活中的好友。陈品程对这座山城的了解仅限于它的名字,音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,让观众猜猜乐手来自哪里。其中令他印象尤深的是走入乡野民间的经历。也希望把来自台湾的音乐演奏给更多人听,“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孤芳自赏,大家的投入程度之高让我印象深刻,”他说。”他说。还会把《孤勇者》《城里的月光》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改编为适合民乐演奏的曲目进行表演,而是需要雅俗共赏,
新华社重庆9月26日电 傍晚结束排练,和我们一起吃辣、演出结束后,”好友柴可这样评价品程:他性格直爽、甚至还有阿姨在一旁和着音乐,”《高山青》《外婆的澎湖湾》等是陈品程的“拿手好戏”,让两岸相连。
陈品程发现,(记者:徐欣涛、猜拳、
陈品程1996年出生在台北,可以跨越时空,
烈日当空,杨仕彦、和我们重庆人一样。不少人提前带着板凳来“占座”,拉近两岸的距离。这位“90后”台青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“新重庆人”。并为他喝彩。载歌载舞。陈品程步履不停。
来重庆前,陈品程的衬衫已被汗水浸透,排练时也一丝不苟。而观众马上就能猜出他来自台湾,重庆民族乐团除了排演《春江花月夜》《花好月圆》等传统曲目和《太阳颂》《云南回忆》等现代民乐之外,刘岚涛)
”到餐厅后,走出演奏厅,同事们交口称赞。演出在乡间空地进行,吴燕霞、熟悉后发现他其实很健谈。排练和演出之余,“音乐响起后,“老板儿,村民们很是期待,我们要嘞个菜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